- 現在位置:
- 首頁 >
- 研究出版 >
- 農藥所簡訊 >
- 藥毒所簡訊-第78期(出版年月:2019/12) >
- 植物保護信箱(78)
植物保護信箱(78)
Q:撲克拉錳應用在蘭花上是否會造成蘭花開花之變異情形發生?
A:1.經查本所作物病蟲害診斷系統資料(91年─迄今)無撲克拉錳造成蘭花開花變異之案例。
2.目前撲克拉錳核准使用在蘭科作物之「檢疫處理」,施藥量及稀釋倍數依輸入國之規定檢疫處理一次。
Q:香蕉象鼻蟲推薦用藥陶斯松是屬於系統性,還是接觸型農藥?
A:1.陶斯松為非系統性藥劑,具有接觸毒、胃毒及抑制呼吸作用等功效,使用時須使藥劑接觸蟲體以便達到防治效果。
2.因陶斯松在香蕉上登記有乳劑、水基乳劑、粒劑等劑型,使用時請依照植物保護資訊系統上之核准使用範圍與方法使用:https://otserv2.tactri.gov.tw/ppm/
Q:花生成長過程發生(俗稱瘋叢),如何防治施藥?
A:1.花生病毒病俗稱「瘋叢」,除芽枯病主要由薊馬傳播外,其他病害如輕斑駁病、黃花葉病、普通花葉病則經由種子和蚜蟲傳播。種傳率的高低主要受發病時期的影響,發病早,種傳率高。種子帶毒率與種子大小成負相關,大粒種子帶毒率低,小粒種子帶毒率高。
2.防治方法:(1)採用無毒或低毒種子,杜絕或減少初感染源。無毒種子可採取隔離繁殖的方法獲得。(2)選用感病輕和種傳率低的品種,並且選擇大粒子仁作種子。(3)推廣地膜覆蓋技術,地膜具有一定的驅蚜蟲效果,可以減輕病毒病的為害。(4)及時清除田間和周圍雜草,減少蚜蟲來源。(5)做好病害檢疫,禁止從病區調種。
Q:芒果使用農藥待克利在4月12日500cc用800公升的水以1600倍稀釋,其間有下雨,到6月15日送驗,可以達到輸日0.07ppm嗎?衰退期有多久?
A:影響農藥殘留的因素除藥劑特性外,主要為陽光與雨水,芒果等套袋作物則另需考量施藥後至套袋之間隔期。依台南地區之芒果而言,此次待克利施藥至套袋尚約25~30天,殘留應有機會低於日本標準,雖仍須送檢方可確認,但可留意以下幾點:
1.後續噴藥前應盡可能將噴藥管路與器具沖洗乾淨以避免待克利殘留。
2.套袋日期盡量延後一些可降低殘留量。
3.芒果接近成熟時再送檢,避免過早送檢而不合格,需重複送檢並自行負擔藥檢費。
4.比較近幾年之用藥紀錄與檢驗結果,找出最佳之施藥時機,逐步調整用藥策略。
Q:在配製農藥前想要調節水的pH值,建議使用甚麼酸鹼調節劑?
A:大部分農藥在水質弱酸到中性視為穩定,因此若是要將pH 7-8調整到酸時,可使用醋酸水溶液進行調整。
Q:克美素在葡萄、菊花等農作物中沒有殘留標準,是否不得使用在葡萄、菊花等農作物?
A:1.克美素於國內核准之使用範圍僅為葡萄與菊花,其中葡萄使用方法為萌芽後,屬於葡萄生長初期使用的藥劑,距採收尚有一段時間,為國內未訂定殘留容許量的原因。
2.葡萄與菊花以外之農作物如使用克美素即違反農藥管理法,且可能有藥害等不良影響。另若檢出殘留於未訂定容許量之作物,上市後即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因使用與殘留皆有相關規定,故不宜參考研究性文章貿然測試使用,如有相關使用生長調節劑問題,可洽轄區農業改良場。
Q:蔥園的禾本科雜草氾濫,有無推薦的選擇性藥劑能夠使用?
A:1.有關蔥園之禾本科雜草防除,依植物保護資訊系統登載資料,目前蔥園雜草防除推薦藥劑有:(1)萌前除草劑─施得圃,作物定植後2-4天畦面濕潤時,均勻噴施於畦面及畦溝兩側之畦脊,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及分部闊葉雜草。(2)接觸型非選擇性除草劑─固殺草,該藥劑使用上必需定向噴施(畦溝雜草防除),不可噴及作物,以免發生藥害。另蔥園畦面覆蓋稻草,亦可有效抑制雜草之發生。
2.後續仍有使用田間除草劑需求時,可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之核准資訊,選擇適當藥劑及施用量進行田間雜草之防除。本所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tactri.gov.tw/ppm/;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s://pesticide.baphiq.gov.tw/web/
Q:果園噴農藥後,隔幾天入園工作才不受農藥影響健康?
A:一般噴藥後,原懸浮於空氣中之農藥粒滴,會受到重力作用開始沉降,粒滴大的沉降快,原則上粒滴大的約3小時;粒滴小的約6小時可沉降於植株表面與地表上,所以噴藥後6小時空氣中之藥劑濃度理論上已很低,可能只殘存微量揮發之藥劑,不過還是建議於噴完藥後隔24至48小時再入園較為妥適,且由於不同藥劑其在田間消退時間不同,會造成每一種藥劑再入園時間有所差異,如毒性較高之藥劑陶斯松。因此,為避免暴露於殘存微量揮發之藥劑,及避免皮膚接觸到植株與地面沉降之農藥,建議應戴上防護口罩、戴上手套、防護衣與鞋再入園工作,以確保安全。
Q:為何檸檬摸久了手會癢,是不是農藥太多的關係?
A:很多人在切檸檬或摸檸檬一段時間後,會覺得接觸到的手有發癢或紅腫的情形,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出現水泡或黑斑,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檸檬中含有大量的感光物質,如香豆素(Coumarins)或呋喃香豆素(Furocoumarin),這類物質經過太陽光照射後,會形成對皮膚較具毒性的狀態,並對於皮膚產生接觸性的炎症反應,包括紅、腫、熱或癢等症狀,及促使黑色素沉著而可能有黑斑情形,因此與農藥是沒有直接的關係,預防的作法是避免觸摸檸檬或是在一次切大量的檸檬時要記得戴手套,若沒戴手套時,記得切完後要充份地將有接觸到檸檬汁液的手反覆清洗,並且避免在短時間曬到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