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
- 首頁 >
- 研究出版 >
- 農藥所簡訊 >
- 藥毒所簡訊-第75期(出版年月:2019/06) >
- 108年4月、108年5月 農業要聞(75)
108年4月、108年5月 農業要聞(75)
(出版年月:2019/06)
擴大照顧農漁民子女 提高就學獎助學金額度
農委會表示,為貫徹政府照顧清寒及弱勢族群學生的施政理念,該會修訂「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申請作業要點」,提高農漁民子女獎助學金額度,分別為公立高中職學生(含五專前三年)每名4千元、私立高中職學生與公立大專校院學生(含五專後二年)每名6千5百元、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名1萬3千元。此外,要點亦將刪除現行學生學業成績平均70分以上之規定,使更多農漁民子女得以受惠。
農委會並表示,本申請作業要點修正發布後,即可受理農漁民補申請107學年第2學期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已於108年4月1日前申請該學期本獎助學金者,免再重新提出申請,經審查合格者,亦均適用修正後之獎助學金申領額度。
農委會說明,獎助學金之申請規定及申請表件,均登載於該會網站,可上網(http://www.coa.gov.tw)點選:「資料下載」→「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申請表件」下載,或就近洽詢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或基層農(漁)會,籲請農漁民朋友把握時間向戶籍所在地基層農(漁)會申請。(農委會 108.04.20)
調整農地重劃補助基準,提高農民參與重劃意願
農委會為減輕辦理農地重劃時農民負擔農水路工程費用,自107年1月1日起,由修正前定額基準補助農水路工程費每公頃45.2萬元,相關改善工程費每公頃3.8萬元,修正後合併改採為農水路工程費核實比例負擔,由農委會補助75%,農民負擔25%。
農委會表示,辦理農地重劃係為改善農場結構,讓農民有農路可供機械進出收穫或種植,有水路可供灌溉耕種及排水,自47年開始推廣至今已達約39萬公頃。近年農地重劃區位因自然環境條件差及營建工料上漲等因素,致農水路工程費用提高,原規劃每公頃農民只需負擔5.2萬元,統計97年至106年農民負擔則增加為14.7萬元至50.1萬元,已降低農民參與農地重劃意願。
農委會辦理農地重劃推動已60餘年,新辦需求逐年降低,期藉由本次調整補助經費,打破原採定額補助方式,考量個案條件不同,需不同工程施作方式,以工程費核實比例負擔,提升農民參與重劃意願,將達到農地重劃效益及提升經濟規模。(農委會 108.04.26)
體恤農友,政府協調台肥公司每包肥料降價20元!
總統5月3日於雲林故事館與農友座談時表示,本(108)年部分作物遭逢暖冬氣候影響及病蟲為害,導致農友收益不如預期。政府為體恤農友辛勞,經協調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肥公司),秉持照顧農友之理念,在近年國際製肥原料高漲情形下,自行吸收原料漲幅,並自即日起調降農友常用化學肥料出廠價格每公噸500元,換算農友購買肥料價格每包(40公斤)降價20元,共同陪伴農友渡過難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出,肥料為農業生產必須資材,其中化學肥料可快速提供作物生長所需氮、磷及鉀等基礎養分,為農耕所必要並普遍使用。台肥公司係國內化學肥料最大生產供應廠商,除配合降價政策照顧農友,該會亦已協調該公司全力投入肥料生產,充分供應國內農友用肥需求。(農委會 108.05.03)
陳吉仲主委視察雲林農田水利會防災整備情形
為瞭解農田水利會防災整備情形,農委會陳吉仲主委5月17日親赴雲林視察大義崙排水第一制水閘防災整備及遠端監控成果,並為雲林農田水利會同仁對於第一線災情的掌握與防災整備所做的付出加油打氣。
農委會表示,全國各農田水利會除平時持續辦理更新改善及維護管理各項農田水利設施外,每年4月底防汛期來臨前,完成農田水利設施相關防災整備工作。於災害來臨時,均積極配合成立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及防救災機具進駐,並藉由相關防災資訊及監控影像系統迅速掌握水情。
農委會指出,每年汛期期間,是臺灣雨量最豐沛的梅雨及颱風季節,兩者皆可能帶來連續性豪雨,也是最易發生水患的時刻,因此,農委會對於各農田水利會的防災應變能力非常重視,為能降低災害損害,事前防災整備工作格外重要,配合災中相關應變機制,協調資源援助,期能達到防、救、減災之效。(農委會 108.05.17)
幫你徵好工 務農變輕鬆-農業缺工好幫手APP
農委會自106年起建置「農業缺工好幫手」APP及「農業人力資源平臺」網站,建立專屬農業相關工作的求職求才管道,今年度為提供求職者更便利的尋找工作模式,「農業缺工好幫手」APP及「農業人力資源平臺」網站,6月將新增地圖找工作服務,使用者在APP或網站查詢職缺時,可透過手機定位功能,找尋附近的工作,除了輸入關鍵字,也能選擇地區與工作性質等更詳細的篩選條件,幫助求職者找到最適合的工作。農委會希望透過開發缺工地圖熱點查詢功能,逐步累積農業人力及職缺資料庫,彙整農業人力需求空間及時間資訊,透過人力需求,分析產業人力缺口,完善農業勞動力媒合及調派機制。 (農委會 108.05.28)